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
保存桌面
手机浏览
联系方式
会员中心
协会精选
行业聚焦
协会活动
技术前沿
公益活动
交流合作
企业走访
人物访谈
企业风采
协会信息
协会查询
数字科技
房地产
生活消费
高端制造
IT通信
互联网
企业服务
基础建设
零售批发
旅游餐饮
文化娱乐
艺术出版
食品饮料
消费电商
金融贸易
先进制造
生物医药
汽车工业
重型工业
民生服务
建筑建材
农林牧渔
水利水电
峰会活动
项目库
机构库
发现更多
方案
动态
招募会员
产品服务
搜索
高级搜索
首页
协会查询
首页概览
最新动态
单位介绍
联系方式
首页
>
最新动态
>
深圳出台“服务型执法”8条具体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最新动态
深圳出台“服务型执法”8条具体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2025-02-10
8
制定“无事不扰”正面清单、深化“随信综合查”模式、拓展非现场智能监管……昨天,记者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服务型执法”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发布,推出8条具体措施,助力优质企业轻装前行、专注发展,优化营商环境。
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若干措施》旨在通过构建“预防为主、轻微免罚、重违严惩、过罚相当、事后回访”的服务型执法模式,提高执法质量。
《若干措施》其中一个亮点是,除直接涉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等特殊行业、重点领域外,探索制定“无事不扰”正面清单,分期分批将信用好、风险低的诚信守法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并实时动态管理。对正面清单企业,除了上级部署、收到违法线索和法律法规规章有明确规定的外,原则上不主动开展现场检查,最大程度减少“执法扰企”。
《若干措施》指出,要深化“随信综合查”模式。聚焦餐饮、重点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随信综合查”,优化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推行“一业一查”综合监管改革,按照“同一检查对象、能联合尽联合”的原则,科学整合多个检查事项,规范联合检查要求,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在拓展非现场智能监管方面,我市率先在食品、特种设备监管等重点领域,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AI预警等技术赋能监管执法。能通过网络监测、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方式开展检查的,不入企检查。
我市将建立信用修复从快机制。在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一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全面实施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提示函“两书同达”。对已主动开展合规建设的市场主体一般失信行为,探索建立“信用修复快车道”,从快从简完成修复,帮助市场主体恢复正常经营状态。
“在执法时,动态调整减免罚清单。”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食品、产品质量等领域,动态调整轻微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减免罚清单,明确适用条件及程序,让容错规则清晰可预见。对于可以不予处罚、减轻处罚的,不予处罚、减轻处罚,避免“小过重罚”。
我市将探索建立困难主体事后帮扶机制,重点关注涉案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主体在被处罚后面临的实际困难,对履行缴款义务暂时有困难的,指导其采取延期或分期方式缴纳罚款。同时,加强在质量管理、品牌培育、市场拓展等方面的指导帮扶。
我市还将建立大湾区“9+2”区域执法协作机制,推动执法信息共享和执法证据互认,加强涉深线索研判。规范异地执法调查审批流程,协调解决跨区域执法争议,促进跨区域执法公平公正,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据悉,为了更好地进行服务型执法,我市将推行精准普法合规指导。围绕“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及知识产权、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量身定制个性化合规指引。运用大数据分析确定高频违法区域和行业,建立高频违法行为“风险画像”,提供针对性“预防式”合规体检服务。通过对市场主体“回头看”,强化案后跟踪指导,帮助涉案主体合规经营。
市政协委员、深圳市高智量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飞表示,《若干措施》的出台,进一步提高执法质量,为企业减负,切实保障市场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容来源:深圳特区报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