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范鹏举:物业之熵——我眼中的 2024
最新动态
范鹏举:物业之熵——我眼中的 2024
2025-01-1610

编者按


时光飞逝,2024年与我们挥手道别。有人说,这是充满迭代与变革的一年;有人说,这是在低速增长与高质量服务并行中寻求新突破的一年;也有人说,这是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和服务能力建设的一年;更有人说,这是焦虑与困惑并存,并顶着“保盘”和“增效”双重压力的一年……

我们一起透过文字,去感受物业人眼中的2024。


当你从被围的险境中“长”出来,可能大局并没有立刻改变,但多出的几口气,就还有翻盘的机会,假如什么都不做,甚至躺平摆烂,本就不高的行业口碑,更加体无完肤地暴露在冬天的寒风中。



范鹏举
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副会长
深圳中旅联合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记不清是哪一年突然就流行起来这句话:这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却是今后10年最好的一年。起初我是不太愿意相信,大约还有些鄙夷,毕竟生活总是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就只把它当成一句网络语,如同“想你的风又吹到某某地”一样,知道最终它会变得烂俗。当时间的指针又转了几年,再去审视那句话,就似乎有些认同了。且不说,俄乌战争打了三年,双方在战争的泥潭里愈陷愈深;以色列与哈马斯、真主党及伊朗几线作战,每天通报的平民伤亡数字,就是“视生命如草芥”;美国大选也在互撕与无底线中完成两党更替,特朗普还未上任就已挥舞起关税的大刀,不知又将对我国外贸造成多大的冲击。就以物业管理行业为例,“金九银十”彻底幻灭的房地产市场,其低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持续传递到物业管理,高空置率、低收缴率已成常态,下半年更不时冒出重庆、广州、青岛等地住宅物业最高限价的新闻,瞬间就让很多企业成了惊弓之鸟。南方原本该是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季节,整个行业却陷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窘境,即便美丽异木棉的花瓣灿如春日,总又感觉这个冬天恐怕会寒冷彻骨。
从世界经济大格局来看,我们正远离那一段蓬勃发展的黄金三十年,想必已成共识,由此导致的贸易争端和地缘政治矛盾也就越来越频密。所以,即便少数国家做出再大的努力,短时间内世界经济这列列车都难回正轨,此时需要人们抛弃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正视当下这个现实。然而,很多人(企业)在面对困难局面时,不是去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躺平、摆烂,甚至怨天尤人,就如同美国经济发展与酒类消费是一个逆周期一样,恐怕是借酒消愁者多了起来。由此也使得大环境越来越卷,社会上增加了更多戾气。那么,我们该如何打破这个困局、再创辉煌呢?其实由远及近可以找到很多案例。
如果说当下最炙手可热的两位名人,其一是特朗普,另外一个非马斯克莫属了。他在特斯拉研发、生产最困难的三年里,时常睡在工厂的地板上,除了能第一时间了解正发生的情况、快速解决问题之外,他也借此向员工展示:自己对待工作很认真,而不是在热带岛屿上喝鸡尾酒,从而激励他们全力以赴。当特斯拉汽车开遍世界各地后,又专攻航天器发射,其采用“第一性原理”解决猛禽发动机优化及成本的故事,已经成了各商学院的经典案例,而SpaceX星舰的六次试飞一次比一次更好,当用一双“筷子”夹住200吨的星舰助推器返回体时,也着实夹住了质疑者的嘴巴。无独有偶,号称中国雷布斯的小米创始人雷军,也晒了一张睡工厂地板的照片,在其首款电动汽车SU7持续热卖之际,幽默地回应了让他进厂拧螺丝的网友。但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他为了把车造好,自己考了赛车驾照,还学会了漂移,通过试驾170余辆车型,亲手整理了20万字的心得笔记,也正是这种躬身入局的决心与行动,才成就了如今一车难求的盛况。也许你会说,前述这两位都是大企业家,似乎和我们有着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但他们勤勉、孜孜以求的精神难道不更应该让人敬佩吗?连富可敌国的他们都在睡工厂地板,我们还有什么理由:窝在沙发里,一杯红酒配电影呢?
当我们认识到坚韧、执着、学习、成长等优秀品质,是应对经济下行周期、企业和人生困境的良方时,作为物业管理行业又应该学习什么、如何行动呢?这时候我们可以试着用“第一性原理”来演绎物业管理的本质:用更低的成本输出更好的服务(对物的打理和人的服务),这看似矛盾的两个变量,却是绝大多数行业赢得市场的不二选择,也许只有垄断行业、奢侈品、疑难病医治等不多的几个例外。而物业管理要做到这些,当仁不让的是利用科技赋能。当然,这又是一个快被说烂掉的命题,时常见诸汇报、宣传媒介、论坛和展会,但沽名钓誉者大有人在,脱离现实盲目投入的也不在少数,最后科技赋能要么成了假大空,要么是曲高和寡的“领导喜欢”产品。受制于成本管控和项目合同期限,物业项目需要的是解决管理痛点的可落地产品,比如可以为闭路监控叠加AI算法,使得日常管控的人、车、秩序、安全更便捷;使用智慧物联网是提升设备管理安全等级的最可靠手段,智能算法也让中央空调系统、电梯和公共照明的调度更节能;通过一氧化碳传感器联动风机,使得地下停车场能耗更低、空气质量也达标;而物联网平台大都采用单点登录,一个账号实现楼宇全设备系统监控,不仅让管理更高效,而且真正实现了大数据的共享,为专业或远程诊断创造了条件;条件适合的项目要主动引进光伏、物理或化学储能,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同时,又能享受到经济效益。所以,科技赋能不是只花钱的空架子,也不是躺平或摆烂的弃子。当然,你需要找到适用的、性价比更好的产品。
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后,医疗与养老板块已成资本的宠儿。同理,在快速发展了40多年后,物业管理也到了存量市场时代,随着楼龄的增长,设施设备的运维管理变得举足轻重(地位本该如此),它关系着楼宇的正常运行,是保障民生的关键要素,也占据着全国碳排放总量约21%的高比例,有着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老旧楼宇设施设备的更新也非专业团队不可,而这些担子,显而易见地落在几百万机电技术人员的肩上;假如只是责任和希望,显然又是伪命题。为了打造行业亟须的:专业、精干、实操能力出众的技术人员,我们基于多年的超高层楼宇运维经验,结合数智化研发应用实践,并联合深投教育、广东省能源协会、粤安消防等单位,一起打造了全国首家物业管理数智化教学实训基地。它以物联网为底座,集成大量专业设备和器材,汇聚楼宇各设备系统的实操模块,在实现全屋智能的同时,提供近乎真实场景下的实操场所,既适合初级技术人员实操教学训练,也能通过设置复杂故障让有经验人员成长提高,而智慧物联网的场景可以由点到面培训学员DIY设施设备的智能监测。同时,还有一个独立功能区,集成了消防报警、防排烟、消防水系统等专业设备,通过专业教师的培训指导,确保上述设备的功能认知和熟练操作,是消防设施操作员中级考试前的最佳培训场地。
熵增定律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核心内容,现在被越来越多地引入到企业管理中;眼下行业的现状,也近乎一个封闭系统运行日久后走向无序、混乱,其实躬身入局、科技赋能、学习成长,都是做“功”,都是对抗熵增的方式;也许我们做这些并不确定有更美好的未来,譬如围棋,当你从被围的险境中“长”出来,可能大局并没有立刻改变,但多出的几口气,就还有翻盘的机会,假如什么都不做,甚至躺平摆烂,本就不高的行业口碑,更加体无完肤地暴露在冬天的寒风中。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