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对话刘洪兴:构建互信、互助、互惠的行业生态
最新动态
对话刘洪兴:构建互信、互助、互惠的行业生态
2024-09-0424


刘洪兴
社区增值和供应链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海物业集团首席营销官

  “我今年的‘小目标’就一件事,做实、做细、做精增值服务采购平台,确保其不仅启动运行、全面跑通,更要充分展现其在行业中的价值。”提及深圳物协社区增值和供应链专业委员会今年的发展,该专委会主任刘洪兴踌躇满志。

  今年7月12日,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社区增值和供应链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协会在物色人选时,有人推荐了中海物业集团首席营销官刘洪兴,并评价他:有经验、有供应链资源,又担任过副会长,敢想敢干。于是,他就这样被委以重任。

  在刘洪兴看来,成立深圳物协社区增值和供应链专业委员会,是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在强化协会“链接、服务、促进”的核心价值观。“目前行业营收增速放缓、增量空间受限、企业成本逐年增高,如果继续各自为战,将难以凝聚行业力量,更难以抵御经济市场下行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刘洪兴认为,只有把行业资源要素召集起来,统筹推进资源要素重组整合,才能更好面对市场挑战,并一起把行业的“蛋糕”做大做强。

  对专委会工作的开展,刘洪兴准备从“开源”和“非营利”两方面着手,构建一个互信、互助、互惠的行业生态。“在这个生态中,企业能够共享资源、共创价值,最终实现整个物业行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在刘洪兴的心里,藏着这样一个梦想。

  本期,我们特别对话刘洪兴,看看他准备带领深圳物协社区增值和供应链专业委员会怎么干?他今年的小目标又是什么?——

  《深圳物业管理》:欢迎刘总参加本期访谈。作为专委会主任,您认为专委会在协会和行业发展中所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刘洪兴:专委会的成立,承载着协会领导的深切支持和厚爱,也寄予了行业对凝聚一心求发展的共同期待。对此,我深感荣幸和责任重大,对专委会的角色定位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两个核心身份:吹号者和筑基者

  做行业合力发展的吹号者。物业行业人才济济,各有各的绝活,在之前的“高营收、高利润、高增长”时代,物企之间互相竞技追逐发展。而如今行业营收增速放缓、增量空间受限、企业成本逐年增高,如果继续各自为战,将难以凝聚行业力量,更难以抵御经济市场下行带来的一系列风险。此时协会成立社区增值和供应链专业委员会,就是围绕增值服务和供应链,通过各种方式把行业资源要素召集起来,统筹推进资源要素重组整合,让协会、物企和合作商伙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通过纵向整合、横向联动,我们才能共同面对市场的挑战,抓住发展的机遇,一起把行业的“蛋糕”做大做强。

  做增值有力支撑的筑基者。增值服务作为物业新兴发展赛道,当前就像盖房子一样,我们需要先把地基打好,才能一层层往上盖。专委会的责任,就是为增值服务发展打牢这个基础,我们将聚焦行业痛点难点展开深入调研,围绕供应链提出相关解决方案,比如整合优质供应商、建立采购平台等,为行业带来成本降低与效率提升的双重效益。我们坚信,只有坚实的基础,才能支撑起物业增值服务的高楼大厦。基础牢固后,我们欢迎更多的行业优秀企业和合作商伙伴共同加入,一起搭梁建柱、添砖加瓦,共同丰富物业大增值服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凝聚起越来越强的进步力量,共同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从吹号者到筑基者,专委会将紧密团结行业伙伴,围绕客户居住、办公等服务场景需求链接优质产品,发挥平台、集采、客户、员工、地利优势,产生有利于客户、企业、员工的价值创造,让一帮好盟友成就一个好行业,让好行业有一个好未来。

  《深圳物业管理》:您对专委会工作开展有哪些思路或想法?

  刘洪兴:在推动专委会工作全面展开的过程中,我始终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且共享的合作平台,一个让大家实实在在感受到助益、实现共赢的增值服务采购平台。

  打造“开源”供应链采购。借鉴计算机领域的“开源”概念,即公开软件源代码以促进技术共享和创新,我们的供应链采购平台也将秉持开放、分享的原则,汇聚行业力量,共同推进发展。专委会将打造面向所有成员企业开放的供应链采购平台,鼓励企业将各自的采购量汇集在一起,通过集中采购需求,减少大量繁杂物料采购,增加单品采购量,形成议价优势。同时各企业的优质产品也可以纳入采购平台,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使成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相互扶持,共同成长。

  探索“非营利”采购新模式。为了让成员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互支持、共同成长,我们正探索一种成本管理机制新模式,即通过预提费用来确保年底可以根据实际采购情况向企业返还相关服务费用,这样不仅减轻了企业的财务压力,还能激励企业更加积极地参与集体采购。这种非营利的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稳固成员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还能在整体上提升专委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成员企业创造更深远的价值。

  基于“开源”和“非营利”的双重策略,专委会将更有效地发挥其作为成员企业间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构建一个互信、互助、互惠的行业生态,在这个生态中,企业能够共享资源、共创价值,最终实现整个物业行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深圳物业管理》:专委会成立后,团队组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那么您打算如何组建这支队伍,您对专委会委员的任职有哪些要求?

  刘洪兴:在引领行业的战略高度上,团队组建不仅是专委会成立的基石,更是我们共同愿景的起点。对此,我们的态度是开放的。一句话,只要是物业行业的同仁,只要您愿意投身这份事业,我们都热烈欢迎。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不以公司规模论英雄,不以资历深浅定高低,只要您有一颗想要为行业出力的心,那我们就是一家人。

  关于专业委员会成员的任职要求,我提出以下思考:

  第一,有一个开放的心态。作为专委会的一员,应具备宏观视野,愿意为行业做事情,致力于为整个行业谋福祉,而不是仅仅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局限于自己公司或个人的微小利益。

  第二,有与同行交好的意愿。物业行业构成了一个广泛的共同体,作为专委会委员,我们应该像兄弟姐妹一样相互借鉴、相互扶持、共同成长,营造一个和谐共生的行业环境,促进彼此间的正向发展。

  第三,有价值创造的能力。我们倡导主动为他人付出,成员企业之间团结互助。这种付出,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给予,而是将带来一次次的双向成就和价值共创,同时为行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在专委会中,价值观和格局更能显现委员是否脚踏实地、是否能够真诚融入集体,以及是否致力于行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期待更多志同道合的成员在这里找到共鸣。

  《深圳物业管理》:结合专委会工作,谈谈您今年的“小目标”。

  刘洪兴:今年的“小目标”就一件事,做实、做细、做精增值服务采购平台,确保其不仅启动运行、全面跑通,更要充分展现其在行业中的价值。

  致力于优质产品供给的“丰富化”。增值服务采购平台基于过往品类分散、品项复杂多样、信息不对等采购难题为切入点,理清行业主流采购20+品类、500+高频采购品项,接下来将依托数字化平台的搭建,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扩充优质产品库,为成员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品类的采购解决方案。

  推动采购重复性工作的“轻量化”。让数字化赋能采购全流程,减少手工对账、信息难共享和追溯、手工录入订单等重复性工作;让企业员工把更多精力放在有利于业务发展、有利于公司发展的工作上;让数字化采购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渠道和工具。

  好平台承载好产品、好服务,我们希望让物业同仁及合作伙伴真切体验到平台的“开源”属性与“非营利”导向,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行业资源协同共享和企业降本增效,并与更多物业同仁一起赋能行业新质生产力形成,助推物业管理高质量发展。

  《深圳物业管理》:做实、做细、做精增值服务采购平台,构建一个互信、互助、互惠的行业生态,让企业能够共享资源、共创价值,最终实现整个物业行业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这不仅仅是您带领下的社区增值和供应链专业委员会的愿望,相信也是很多物业企业的期待。感谢刘总的精彩分享,也祝愿您能带领深圳物协社区增值和供应链专业委员会演绎更多精彩。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