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025深圳市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结果名单。之平管理《标准化服务体系(PMT模型)驱动服务价值重塑》入选2025年深圳市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入围案例。
此次活动是为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广东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部署,充分发挥首席质量官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市市场监管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企业首席质量官质量变革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集中展示了首席质量官在企业质量管理模式变革、质量文化建设、质量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显著成效,推动企业质量管理、质量创新、质量方法推广和质量文化建设水平提升,助力高标准建设质量强市。
美好生活场景营造体系
在质量管理与创新实践中,之平管理首创“美好生活场景营造体系”,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构建覆盖安全防护、便捷生活、健康养老等多维场景的智慧社区生态。依托“科技+服务+运营”三位一体模式,推动传统物业向人性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在社区养老、资产增值等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累计为超百万用户提供有温度、有品质的专业服务,实现物业价值与用户满意度的提升。
●●●
物业管理服务专业价值创造
之平管理在应对新物业项目接管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资料零交接、设备老化、财务混乱、管理断层"等复杂挑战时,创新性应用专业价值标准化服务体系(PMT模型),通过文化渗透、目标驱动、管理赋能的三维协同机制,结合"双团队管理"与"四部曲修复法"等工具,实现服务品质的全面升级。
△ 管理服务专业价值标准化服务体系(PMT模型)
文化渗透:服务即价值,凝聚全员共识
我们通过“服务即价值”理念的深度宣贯,重塑员工质量意识。例如,针对项目交接中的遗留问题,团队快速形成“问题清零”文化,建立“首问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确保业主诉求件件有落实。同时,构建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的绩效考核体系,将服务质量与员工晋升、薪酬挂钩,激发内生动力。
目标驱动:量化指标与透明化管理
围绕设备修复率、投诉响应时效、物业费收缴率等核心指标,制定分阶段目标并分解至具体岗位。例如,设定"72小时基础功能恢复、6个月设备完好率超95%"的阶梯式目标体系,并运用SMART原则进行任务拆解;通过财务透明化改革,设立三方共管账户,实时公示维修基金使用情况,消除业主疑虑,物业费收缴率从75%提升至92%。
管理赋能:双团队协同与标准化工具
依托"总部专家+属地团队"的双轨机制,总部专家团队负责技术输出,如制定设备台账模板、应急预案库;属地团队则通过“72小时攻坚行动”快速恢复项目基础服务功能,两者通过每日联席会实现无缝对接。通过"诊断-修复-验收"三阶段工作法,同时引入故障模式分析(FMECA)、质量功能展开(QFD)等工程技术,将业主关注的283项诉求精准转化为12类优先整改任务。
●●●
始终以顾客需求为原点
实施专业价值标准化服务体系(PMT模型)后,之平管理多个接管项目实现质的飞跃,形成了"服务优化-缴费提升-资源反哺"的良性循环。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物业管理的高质量发展需以客户需求为原点,通过标准化体系夯实基础服务,以数字化工具提升效率,以人文关怀增强社区黏性。通过输出PMT模型经验,希望能够助力更多物业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彰显“服务创造价值”的核心理念,为存量时代物业企业树立可借鉴的转型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