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这些 “隐形炸弹” 就在身边,危化品安全管理要抓牢
最新动态
这些 “隐形炸弹” 就在身边,危化品安全管理要抓牢
2025-08-296

      “保洁员混用84 消毒液和洁厕灵,半小时后头晕恶心送医”“小区垃圾站发现业主丢弃的过期灭鼠药,环卫工分类时差点接触”…… 物业环卫工作看似和危化品” 离得远,实则每天都在和各类隐形炸弹” 打交道—— 小到一瓶强酸清洁剂,大到设备用的柴油,若管理不当,轻则引发身体不适,重则造成火灾、中毒事故。

    今天这篇文章,就从认得出、管得好、能应急三个维度,帮物业环卫从业者把牢危化品安全关,也给市民提个醒:环境安全,需要每个人的配合!

一、先搞懂:物业环卫常接触的危化品,都藏在哪?

    很多人觉得危化品” 是化工厂里的大罐子,其实物业环卫场景中的危化品更 接地气,主要分大类,每一类都要警惕:

类别

常见物品

危险特性

接触场景

清洁消毒类

84 消毒液(含次氯酸钠)、洁厕灵(含盐酸)、除垢剂(含草酸)、玻璃清洁剂(含氨水)

腐蚀性(烧手、伤呼吸道)、刺激性;84 + 洁厕灵会产生有毒氯气,致命风险高

保洁员清洁卫生间、地面、外墙;垃圾站消毒

消杀防疫类

杀虫剂(含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灭鼠药(溴敌隆、氟鼠灵)、驱蚊液(含避蚊胺)

毒性(误触皮肤 / 误食中毒)、挥发性(长期吸入伤肺)

绿化消杀、楼道灭鼠、垃圾站防蚊蝇

设备类

作业设备柴油 / 汽油、发电机机油、电瓶电解液(含硫酸)、润滑油

易燃(遇明火爆炸)、腐蚀性(电解液漏出烧设备 / 皮肤)

车辆设备加油/储油、设备维修保养、电瓶更换

废弃危化品

业主丢弃的过期药品(抗生素、降压药)、废电池(含汞 / 镉)、废油漆桶、过期化妆品

毒性(药品误触)、污染性(电池漏液污染土壤)、易燃(油漆桶残留易燃物)

环卫工垃圾分拣、物业处理业主废弃物品


二、别忽视!这 4 个 高危环节” 最容易出问题

    知道了危化品在哪,更要清楚风险点—— 物业环卫工作中的很多 习以为常,可能就是安全漏洞:

1储存:混放 埋隐患

    不少物业保洁间里,84 消毒液和洁厕灵挨着放,甚至和洗衣粉、抹布堆在一起;绿化作业机械的汽油桶直接放在室外暴晒。一旦包装破损、液体渗漏,要么发生化学反应(比如次氯酸钠遇酸产毒),要么易燃品遇高温爆燃

2操作:不防护 瞎混用

    有些保洁员图方便,不戴手套、口罩就用草酸除垢,手上皮肤被腐蚀得发红脱皮;还有人觉得两种清洁剂混着用,清洁力更强,结果 84 + 洁厕灵的组合,让自己和周边业主都吸入了氯气。

3意识:不认标识 嫌麻烦

    很多环卫工分不清危险品标志”—— 看到业主扔的 小药瓶,以为是普通垃圾就直接拿;物业新采购的灭鼠药,没贴 有毒” 警示,保洁员清洁时差点碰倒。还有人觉得 应急流程太麻烦,遇到小泄漏自己用拖把拖,没意识到会扩大污染。

4处理:废弃危化品当垃圾扔

    最常见的错误:把过期杀虫剂、废电瓶和生活垃圾混装;油漆/瓶、汽油桶等用完后直接卖给废品站,没清理残留易燃易爆物。这些行为不仅违反《危险废物管理条例》,还可能让危化品流入小区环境,危害社会安全。

三、抓落实:物业环卫危化品安全管理,要走这 4 

    危化品管理不是“喊口号”,而是要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建议物业从这四点搭建管理体系:

1. 先培训:让每个人都能 “认危化、知风险”

    基础培训必覆盖:保洁、环卫、维修人员全员参加,教大家认“危险品标志”(如腐蚀品的 “试管滴液” 标志、易燃品的 “火焰” 标志),讲清楚各类危化品的风险(比如 “电瓶电解液溅到眼睛,要立即用清水冲 15 分钟”)。

    实操演练要跟上:每季度搞1 次 “应急演练”,模拟 “清洁剂泄漏”“柴油起火” 等场景,让大家练会 “先隔离、再防护、后处理” 的步骤,避免遇事慌神。

    考核过关才上岗:培训后用简单题考核(比如“84 和洁厕灵能不能混放?”),不合格的重新学,确保人人过关。 

2. 再储存:专用空间 + 分类存放,台账记清楚

“专用存放区”:保洁间里隔出“危化品存放柜”,上锁管理;环卫仓库要放在通风、阴凉、远离火源的单独仓库,地面铺防漏垫(防止液体渗漏)。

分类存放不混放:遵循“酸碱分开、有毒和易燃分开” 原则 —— 比如 84 消毒液(碱性)和洁厕灵(酸性)分柜放,灭鼠药单独装在带锁的密封盒里,贴清楚 “名称 + 风险 + 使用人”。

“管理台账”:记录每类危化品的“采购量、领用时间、使用人、剩余量”,比如 “828 日,保洁张姐领用84 消毒液 1 瓶,用于 1 号楼卫生间消毒”,做到 “来源可查、去向可追”。

3. 严操作:规范流程 + 防护到位,不抱侥幸心理

用前先看“说明书”:所有危化品必须保留原包装(或贴清晰标签),使用前读清“使用方法” 和 “禁忌”—— 比如除垢剂要稀释后用,杀虫剂不能对着人喷。

防护装备不能少:接触清洁剂、消杀用品时,必须戴“手套 + 口罩”;处理电瓶电解液、油时,还要加戴护目镜(防止液体溅到眼睛),穿防滑耐油的工作鞋。

禁止“违规操作”:明确规定“三不”—— 不混用不同类型清洁剂、不裸手接触有毒消杀品、不在吸烟区附近使用易燃品(如给环卫车加油时,周围不能有烟头)。

4.妥处理:废弃危化品,绝不能“一扔了之”

业主端:“专门回收点”:在小区门口或垃圾站旁,放 “废弃危化品回收箱”,贴提示 “过期药品、废电池、杀虫剂请投这里,勿混入生活垃圾”,物业定期清理。

物业端:“合规单位处置”:收集的废弃危化品(如废电瓶、过期灭鼠药),必须联系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处理,不能卖给废品站或自行丢弃,还要留存处置记录(备查)。

环卫端:分拣时“多留意”:垃圾分拣时发现疑似危化品(如带标签的农药瓶、密封药盒),立即停止分拣,联系专业人员处理,不要擅自触碰。

四、能应急:遇到突发情况,记住这些“救命步骤”

    万一发生危化品泄漏、中毒、起火,别慌!按以下步骤处理,能最大程度减少伤害:

突发情况

第一步(自保)

第二步(处理)

第三步(上报/送医)

皮肤接触强酸 / 强碱(如草酸、电解液)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手套 / 衣服

用流动清水冲洗接触部位 15 分钟以上(不要用肥皂,避免加重刺激)

若皮肤红肿、疼痛,立即送医,告知医生接触的化学品

吸入有毒气体(如氯气、杀虫剂挥发物)

立即捂住口鼻,转移到通风处(上风方向)

坐下休息,缓慢深呼吸,解开衣领

若头晕、恶心、呼吸困难,立即拨打 120,说清 “吸入的气体类型”

液体泄漏(如柴油、消毒液)

戴手套、穿防护鞋,在泄漏区周围放警示标志(防止他人踩滑)

用沙土、吸油棉吸附泄漏液体(不要用水冲,避免扩散),吸附物装密封袋,按危废处理

若泄漏量多,上报物业经理,联系专业人员清理

起火(如柴油起火、油漆桶燃烧)

远离火源,不要用手扑火

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水灭油火!),若火势控制不住,立即撤离

拨打 119,说清 “起火地点 + 燃烧物是柴油 / 油漆”


    物业环卫是小区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但危化品管理不是某一群人的事 ——对物业而言,要把 “危化品安全” 纳入日常考核,别让 “图方便” 取代 “守规范”;对环卫、保洁师傅而言,要记住 “安全第一”,不懂就问、不熟练就练,别抱侥幸心理;对业主而言,不乱扔过期药品、废电池,看到保洁员违规操作时多一句提醒,也是在为小区安全出力。 

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


来源:鑫梓润微信公众号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