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船时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
群众在乘坐水上交通工具时应该注意什么?国家消防救援局昆明训练总队水域救援教研室副主任郭钦元表示,要做好以下几点:
1.避免在一些灾害隐患比较严重的区域乘坐水上交通工具。
2.不乘坐非法运营船只。
3.上船后要严格遵守安全须知和安全要求,根据要求穿着救生衣,掌握逃生通道和逃生方法。
乘船涉险如何自救?
如果乘船发生了事故怎么办?郭钦元表示,首先不要贪恋个人财物,听从指挥,迅速撤离。如果船只出现了倾覆甚至沉没,在穿着救生衣的前提下弃船逃生。适当远离船只沉没的位置,在水中飘浮时,可以双手交叉护于胸前,抓住自己救生衣肩带,身体呈适当蜷缩的姿势,如果离岸不是很远,可以试着向岸边游动,如果离岸较远,保持这个姿势在水中等待救援。
车辆涉水被困如何应对?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中心副主任杨昆表示,驾驶时,如果不能准确地判断水深,宁绕行不涉水。对于普通轿车来说,如果涉水深度在20-25厘米,就有发动机进水的风险,如果积水深度到了60厘米,车辆大概率会熄火、漂浮。
被困在深水里,要马上弃车逃生;如果车门打不开,应该用破窗器等工具击打侧窗的四个角,然后破窗逃生;另外,汽车的天窗也可作为逃生的一个出口。
涉水后如何做好卫生防疫?
杨昆表示,不要让皮肤长时间地接触积水,涉水之后要尽快地、彻底地清洁皮肤。如果皮肤上有伤口,更要避免进入积水。另外,注意要喝瓶装水或煮沸的水,不要吃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
严防溺水,不可贸然下水
郭钦元介绍,很多溺水事故都发生在平静的水环境当中,比如水库、湖泊和流速相对较缓的河流,看似平静的水面会让大家放松警惕,忽视水面以下的风险,最终造成危险。因此,不要贸然下水。
不慎落水,如何自救施救?
如果不小心落水,也不会游泳,该如何自救?空书包、空水瓶或一件雨衣等内部包含空气的物品,可以作为自救的辅助。
怎样用一个空的矿泉水瓶提高自救生还几率?郭钦元向大家演示,双手握持矿泉水瓶,握于下颚以下、胸部上方,双手尽量贴紧身体,保持身体往后仰漂,用胸肺呼吸,大口吸气,小口吐气,尽量留半口或大半口空气在肺部,同时双手尽量把瓶子完全压入水中。保持仰漂的状态,口鼻露出水面,维持均匀地呼吸。
如果发现有人溺水,身边又没有专业救援人员,除了拨打求救电话还能做哪些事情呢?
郭钦元表示,可以寻找周围可以用于救援的物资,如长竹竿、长芦苇秆、垂柳枝等比较长的物品;空书包、空矿泉水瓶子;绳索。很多河流、湖泊、水库边上都设有水域救生箱,里面有救生圈、绳索、探杆等专门用于救援的物资,可以把竹竿或者空书包、空瓶子、漂浮物抛给溺水者。
高温天气下如何防暑?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珺介绍,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如果出现头晕、心痛、心跳还有脉搏加快等症状,要及时到阴凉的地方采取防暑降温措施。
老人、儿童、户外工作者是中暑、热射病高发人群。如何防范,需要注意以下四点:
1.避免在高温时段长时间地外出。
2.在屋里时要注意开窗通风,或者是通过开空调把室内温度和通风条件调节在适宜的范围内。
3.防止太阳长时间直晒,可以喝一些淡盐水,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作息。
4.避免在高温高湿的室内环境下长时间工作。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还有哪些安全注意事项?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融媒体工作部制作
视频制作:马宁 尹彦博 桑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