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发挥行业价值,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住宅小区党建工作与物业服务融合工作指引》深度解析
最新动态
发挥行业价值,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住宅小区党建工作与物业服务融合工作指引》深度解析
2025-07-222
7月18日,协会正式发布《住宅小区党建工作与物业服务融合工作指引》(T/SZPMIA 002-2025)团体标准,为党建引领下的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系统性操作指南。

7月18日,在理事会上,协会举办《住宅小区党建工作与物业服务融合工作指引》团体标准宣贯会


在中共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委员会的指导下,在编写组成员单位长城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天健城市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国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中旅城市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宏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安居(深圳)城市运营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地铁物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等共同努力下,整个编制工作历时一年,结合深圳政策要求及物业行业实践案例,顺利完成标准编制及审批工作。标准内容分三部分:一是结合政策要求与深圳实践,阐述 “1+3+N” 模式下各主体职责、边界及机制建设;二是总结深圳物业企业的实践经验,明确党建与物业服务融合的目标、思路、方式及保障,引导企业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三是附件包含党建创新评价标准,为企业争创示范和优秀样本提供具体细则。本标准的发布,标志着我市住宅小区 “党建 + 物业” 融合工作迈入标准化、规范化新阶段。

政策引领 + 实践探索,标准诞生有迹可循
住宅小区作为城市治理的 “细胞”,是基层党建与民生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均密集出台政策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及物业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十部委在《关于加强和改进住宅物业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 “推动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圳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则规定 “业主大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在社区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并鼓励物业参与基层治理。
作为 “支部建在小区上” 的先行城市,根据媒体报道,深圳已实现全市 4200 余个物业小区、1900 余个城中村党的组织和工作 100% 覆盖。此次发布的标准正是在这些政策与实践基础上,系统回应了 “党建如何引领物业、物业如何融入治理” 的行业课题。

四大维度破题,详解 “党建 + 物业” 融合路径
标准以 “贯彻党的全面领导” 为核心原则,构建了 “一个机制,四个融合” 的完整框架,为物业企业提供从机制到落地的全流程指导。
多元协同的 “一个机制”:即深圳全面推进“支部建在小区上”,、由街道社区党组织、小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等组成多元主体,建立沟通协调与议事决策机制。例如,小区重大事项需经党组织研究后提交业主大会协商,物业需定期向党组织反馈业主提案,确保治理过程 “党的领导不缺位”。并依托沟通协调与议事决策机制,以保障各方在住宅小区治理中的有效互动与合作。

精准聚焦的 “四个融合”:
融合目标:本标准秉持融合共生的理念,围绕党建工作目标、社区发展目标、企业经营目标以及业主生活目标这四大维度,协同各方力量,精准发力,推动住宅小区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稳步迈进,实现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融合场景:在住宅小区的融合场景构建中,涵盖基础物业服务的优化、创新场景的深度融合、社区文化的有机融合以及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等多个方面,通过多层次的融合举措,着力提升业主的满意度,营造更加宜居、和谐的居住环境。
融合赋能:通过党建指导员的专业引领、物业攻坚行动队的专项突破以及党员突击队的先锋带动,充分发挥模范作用,为小区党组织及物业服务企业注入强劲动力,有效提升其在服务与治理方面的能力,推动住宅小区整体水平的提升。
融合保障:通过整合资源,盘活公共空间,实施考核与积分激励机制,表彰优秀团队与个人,激发参与积极性,为住宅小区党建融合提供坚实保障。

三大转变重塑物业角色,从 “小区管家” 到 “治理伙伴”
本标准通过机制重构、场景拓展、资源整合、量化评价四大维度,首次系统性地将党建工作嵌入物业服务全链条,实现三大转变,以党建为纽带,重塑物业角色,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相较于传统物业工作,该标准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标准化手段推动三大转变:
从 “管理” 到 “治理”:推动物业企业从单纯的服务提供者转型为基层协同治理主体,例如参与社区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深圳某小区通过 “党组织 + 物业 + 业委会” 联动,3 天解决困扰多年的停车位纠纷。从 “被动” 到 “主动”:以党员带头破解服务痛点,如党员突击队在台风天 24 小时值守排险,党建指导员定期走访收集诉求,服务响应效率提升 40% 以上。从 “单一” 到 “生态”:整合养老托育、社区零售等资源,构建服务生态。如某小区物业在党组织指导下,引入智慧养老设备,联合商户推出 “党员服务积分兑换”,激活社区活力。
核心作用
明确融合路径,提升服务质量。作为首个融合指引标准,它具体规定了在物业管理项目现场,如何结合党建引领开展服务、管理及相关工作,明确服务事项、标准和管理要求,从而直接提升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精细化水平。强化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本标准的核心作用是首次通过标准化手段,系统性地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它可以指导物业服务企业在党的领导下,更有效地组织动员小区相关方(业主、居民、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形成治理合力。营造宜居环境,促进社区和谐。通过推动党建与物业服务的深度融合,本标准旨在解决居民关切问题,提升服务响应效率和管理透明度,最终为居民创造更和谐、更安全、更宜居的社区生活环境。提供全国指引,树立行业标杆。作为国内首个公开发布团体标准,它超越了地域限制,为全国物业管理同行开展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权威、专业、实用的操作指南和工作范本。

从 “深圳样本” 到 “中国方案”,引领行业新方向
作为国内首个公开发布的 “党建 + 物业” 融合标准,其核心价值不仅在于规范操作,更在于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社区治理效能:
对行业而言,提供了可复制的融合路径,助力物业企业从 “传统服务” 向 “价值服务” 升级;对居民而言,通过党员带头、机制透明,让物业服务更贴心,如投诉处理实现 “闭环管理”,矛盾化解率大幅提升;对社会而言,为全国基层治理提供 “深圳经验”,推动党建工作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真正实现 “服务聚党心、治理凝民心”。
随着标准的落地,希望未来住宅小区或将形成 “党组织引领、多方参与” 的治理新格局,让每个城市 “细胞” 都充满活力,为建设宜居社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住宅小区党建工作与物业服务融合工作指引不仅是物业管理的升级指南,更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拼图。我们期望随着标准的有效实施,能够促进社区治理模式的重构和物业服务场景的革新,为“党建如何引领基层治理”提供首个标准化解决方案,实现住宅小区党建工作与物业服务工作全面融合。


下载《住宅小区党建工作与物业服务融合工作指引》(T/SZPMIA 002-2025)团体标准,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