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直面转型阵痛,坚守服务初心;抢抓时代机遇,共绘发展蓝图——陈耀忠会长在八届五次理事会暨六次常务理事会上的讲话
最新动态
直面转型阵痛,坚守服务初心;抢抓时代机遇,共绘发展蓝图——陈耀忠会长在八届五次理事会暨六次常务理事会上的讲话
2025-07-216

直面转型阵痛,坚守服务初心

抢抓时代机遇,共绘发展蓝图

陈耀忠会长在八届五次理事会暨六次常务理事会上的讲话

(2025年7月18日)

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此次会议上,与大家一同探讨住宅物业行业的发展与挑战。当前,住宅物业行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我们共同深入思考、积极应对。


当前住宅物业行业形势感悟

(一)

温水煮青蛙,已到沸腾之时

长期以来,物业行业一直承受着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保安、保洁、维修等一线岗位的工资支出逐年增加,这无疑给物业企业的运营成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物业费却不涨反降。市场竞争的加剧,业主对物业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得物业企业在物业费定价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困境,甚至出现了部分小区物业费下调的情况。

而在这艰难的运营环境下,又遭遇了几把“火”的叠加,让物业企业的生存愈发艰难:

1

共有资金管理

业主对于共有资金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其管理和使用的透明度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共有资金包括小区的公共收益,如广告收入、停车费收入等,这些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直接关系到业主的切身利益。一旦出现管理不善、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极易引发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2

前期物业费指导价下调

许多地方政府为了规范房地产市场,加强对前期物业的监管,纷纷出台政策下调前期物业费指导价。这对于物业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物业费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如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服务质量,成为了摆在物业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3

物业履约及公共收益综合整治

政府相关部门加大了对物业履约及公共收益的整治力度,严厉打击物业服务履约不到位、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违法违规行为。这一行动虽然有利于净化行业环境,促进物业行业的健康发展,但也给部分管理不规范的物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和法律风险。

4

信托制在行业引导风波

信托制作为一种新兴的物业管理模式,不少城市也在推广,近年来在行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信托制虽然强调解决传统物业管理中存在的收支信息不透明、侵占业主公共收益等问题,但信托制的推行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风波。

在这样的形势下,如果物业企业不采取积极有效的行动,将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受到严重削弱,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进而引发业主的不满和投诉,形成恶性循环,最终被市场淘汰。


(二)

黎明前的黑暗

尽管当前物业行业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也要看到,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周期性,就像春夏秋冬的轮回一样,黑暗过后总会迎来曙光,这是自然规律,也是市场规律。当前行业正处于转型的历史机遇期,我们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有两点启示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当规范化、透明化成为常态时,我们的企业该如何发展?机会在哪里?这是每个企业都要思考的问题,因为规范透明是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是我们是否做好了规范透明的准备?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监管的加强,规范、透明将成为物业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提前做好规范、透明的准备,物业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财务管理方面,要做到账目清晰、收支透明;在服务质量方面,要制定明确的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强服务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和提升;在信息公开方面,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业主公开企业的运营情况、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等信息,增强业主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可。这个窗口期稍纵即逝,我们要抓住机会,让管理的项目更加规范、透明。

2025年5月,协会举办深圳首届物业管理宣传月活动,号召各物业企业在服务区域内开展物业开放日、业主座谈会等,同时对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自查自纠,旨在为业主与物业之间搭建沟通互信桥梁。


目前,国家层面也在高位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系统谋划,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在修订,这些将进一步明确社区治理中各方的职责和权利,为物业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基层社会系统工程的推进,也将为物业企业参与社区治理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长远来看,行业的机遇大于风险,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把握。



关于信托制的行业态度

“信托制”物业管理模式这两年也是物业行业的一大热门。一方面是部分地方在积极推动“信托制”,甚至还受到了央媒的关注;另一方面,行业里也有很多质疑之声,认为“信托制”不过是“酬金制”的另一种形态,缺乏法理依据。这里我想分享一下中国物协的态度,这是中国物协经过调研并向相关部门汇报的观点:

第一,信托制是在部分企业存在资金不透明、侵占业主公共收益、合同履约不到位等问题的背景下产生的,能在短期内解决这些问题,是行业改革中的创新探索。

第二,信托制本质上是改良版的酬金制,并非独立于包干制和酬金制之外的新模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信托法律关系。虽然它借鉴了信托的理念和运作方式,但在法律关系和制度设计上与传统的信托法律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宜对信托制进行过度宣传,要客观、准确地认识其本质和特点,避免给行业发展带来不必要的误导。

第三,信托制在信息公开透明、提升业主参与感等方面,对传统的包干制、酬金制有借鉴意义。行业应以此为出发点,增强公开透明,提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对物业企业的几点意见

(一)

正确认识,面对现实

当前,政府对物业管理非常重视,这是行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比如海南16个部门联合发文、建立专项会议制度,这是好事。过去行业话语权弱,很多问题都被归咎于物业公司,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认可物业公司的付出和委屈。我们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主动改正,因为趋势是无法左右的,只有面对现实才能抓住机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加强了对行业的监管和引导,这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高行业整体水平。物业企业要正确认识这一形势,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主动适应政策法规的要求。同时,要看到政府重视行业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如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政策支持,促进企业与政府、社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

敬畏法规,遵守契约

物业管理本质上是市场化的商业活动,法律和契约是底线。企业要加强对项目经理的培训,让他们深入学习法律法规和物业管理合同。很多项目经理甚至没看过合同,这是很大的隐患。物业企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法律法规,确保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法律要求。同时,要对物业服务合同进行认真研究,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和纠纷,要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维护企业和业主的合法权益。只有守住法律和契约的底线,企业才能行稳致远。


(三)

正本清源,回归本质

商业的本质是为客户提供价值,是价值的交换。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客户,而创造客户需要创新和营销。营销的核心就是创造、沟通、传递和交换客户价值。面对客户、市场、技术的变化,我们必须创新,让行业真正走向市场化。物业企业作为服务提供商,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做好服务是根本。要树立以业主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了解业主的需求和期望,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真正回归物业服务的本质。

龙城服务在桃源村小区举办经理接待日活动,与业主面对面交流

佳兆业美好深圳分公司组织未来花园业主参观设备房

长城物业在凤凰英荟城开展磨刀、缝补衣服等便民服务

在楼村花园开放日活动中,抱朴物业邀请业主参观小区设备房

当前,行业正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只要我们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加强自身建设,敬畏法规、遵守契约,回归服务本质,以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和业主的认可,黑暗过后必然是阳光普照。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住宅物业行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谢谢大家!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