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杨树林:做好物业管理需要唤醒业主的参与意识
最新动态
杨树林:做好物业管理需要唤醒业主的参与意识
2025-05-2711




GUIDE

编者按



44年前,中国内地物业管理在深圳诞生;32年前,物业行业的“遵义会议”在广东番禺和深圳莲花大厦先后连续召开(物业行业的“遵义会议”是指1993年3月底在番禺滴水岩和深圳莲花大厦召开的物业管理专家座谈会)。此次会议确认了以“物业管理”这个舶来词作为房屋管理新体制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大陆物业管理快速规模发展的基石。

物业行业健康良性发展需要大思维,更需要务实行动。今年3月10日,在中国内地物业管理改革发展44周年之际,由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联合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中物智库共同举办的“在一起,闯未来”主题年系列活动之“回到原点 扬帆未来”物业管理改革发展44周年研讨会在深物公司本部会议室举行,70多位嘉宾围绕“历史悠扬的跫音”“时代奔腾的鼓点”“我们自身的内省”“未来发展的抉择” 四个环节,通过回溯行业发展历程、深度剖析当下行业现状与问题、进行自我反思与内省,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展开前瞻性展望与探讨,旨在交流碰撞中凝聚起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共识。

今天特别推出沈阳市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沈阳市业主委员会协会会长杨树林的发言《做好物业管理需要唤醒业主的参与意识》,一起看看他对物业行业发展有哪些新的思考

图片
杨树林
沈阳市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
沈阳市业主委员会协会会长


初次到深圳参加研讨会,因为感受到了深圳物业管理改革的热点带来的温度,我也相信深圳的物业管理在深化改革之后会扬帆未来,会引领全国物业管理走向一个新的时代。
我想结合沈阳市的情况谈一点看法。
(一)我从事志愿者工作已有20年。2006年,在和平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扶持下,创建了全国首家社区类的业主委员协会——文安路社区业主代表协会。2011年,在和平区区委区政府关怀和指导下,创建了全国城市城区业主委员会协会——和平区住宅小区业委会协会,这是全国城市社会管理的创新举措。
2013年,在沈阳市委和市政府领导和扶持下成立了沈阳市业主委员会协会。实践证明协会的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的支持,也离不开广大业主的积极参与。
(二)但是现在如何看住宅小区管理与服务,目前各种意见和讨论很多,尽管社会经济有所变化,但住宅小区管理也不会随之下滑,因为它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即便未来小区物业朝着智慧化方向发展,像保洁这类基础服务岗位也难以完全被取代。
(三)有人认为,物业行业的门槛很低,我觉得从事住宅物业管理工作并非不需要高智慧。回想建党初期,毛泽东曾预言,共产党成立后的30到40年将执政中国。事实也确实如此,物业管理同样是做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只要把人的工作做好,就能取得良好成效。我在街道办事处、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培训研讨会期间,提到过住宅小区服务,管理的是物,服务的是人。以人为本,服务于人,这是本分。
(四)我想给物业服务企业提些建议。在深圳这样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像华润、万科等企业实力强劲,大家应相互学习借鉴,但不能只关注好的方面。如果行业混乱,相互挖地沟,会出现成也萧何败萧何的局面。例如,有的公司承接了项目却因管理不善,保洁不到位,设施损坏,就被业主解聘了。有的公司以低价抢占市场,有的带资进场,这些都是行业发展的阻碍。这为物业管理行业提出了如何整合团队力量的新课题。
(五)我曾与不少专家探讨行业发展问题。我个人建议,大家应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的住宅小区管理模式。所谓中国特色,并非排斥国外经验,而是要结合我国国情。以韩国和日本为例,他们在物业管理方面有各自的特点,但我国有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有着坚实的保障机制。
(六)今年以来,沈阳部分物业公司的负责人问我,目前物业市场竞争激烈,应如何保盘,我告诉他应该问一问他们自己公司的市场部就会有答案。保盘关键在于真诚对待业主,用售房时的热情对待业主,用收到物业费时的笑脸对待业主,这些工作看似简单,但需要持续用心去做。然而,现在很多物业公司过于注重员工年轻化、形象化,却忽视了员工与老年业主沟通的能力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做好“一老一小”服务,我们物业管理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居民,若不能与业主和社区紧密融合,工作将难以开展。
现在物业企业管理的住宅小区,连业主是谁都不清楚,工作开展起来难度极大,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必过度担忧所谓的AI、智能技术,而应思考如何让行业专家走进小区,开展普法宣传,唤醒业主的参与意识,让小区真正的活跃,这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