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晏华:未来已来,克服了“危”即是“机”
最新动态
晏华:未来已来,克服了“危”即是“机”
2025-05-216




GUIDE

编者按



44年前,中国内地物业管理在深圳诞生;32年前,物业行业的“遵义会议”在广东番禺和深圳莲花大厦先后连续召开(物业行业的“遵义会议”是指1993年3月底在番禺滴水岩和深圳莲花大厦召开的物业管理专家座谈会)。此次会议确认了以“物业管理”这个舶来词作为房屋管理新体制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中国大陆物业管理快速规模发展的基石。

物业行业健康良性发展需要大思维,更需要务实行动。今年3月10日,在中国内地物业管理改革发展44周年之际,由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联合深圳市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中物智库共同举办的“在一起,闯未来”主题年系列活动之“回到原点 扬帆未来”物业管理改革发展44周年研讨会在深物公司本部会议室举行,70多位嘉宾围绕“历史悠扬的跫音”“时代奔腾的鼓点”“我们自身的内省”“未来发展的抉择” 四个环节,通过回溯行业发展历程、深度剖析当下行业现状与问题、进行自我反思与内省,并对未来发展方向展开前瞻性展望与探讨,旨在交流碰撞中凝聚起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共识。

今天特别推出深圳市东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长、深圳市东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前总经理晏华的发言《未来已来,克服了“危”即是“机”》,从物业管理市场维度的两个方面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图片
晏华
深圳市东部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长
深圳市东部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前总经理

我从物业管理市场维度谈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回顾与思索:物业管理的发展历程历经共三个关键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无到有,1981年深圳诞生了我国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自此开启了行业的先河;第二阶段是从小到大的成长阶段,住建系的物业企业改制开始市场化,各大地产商纷纷涉足物业管理领域,以及资本市场力量的加持,推动整个行业进入迅猛发展的快车道,也造就了一些巨无霸物业企业;当下,行业迈入了第三个阶段,市场主体中政府的政策制定和监管职能不变,业主(业委会)与物管企业角色互换,物业企业从“管理”变为“监督”,行为逐步“弱化”。我希望能够从大到小,这个“小”就是聚焦,物业管理行业迫切需要明晰自身的定位、权利与责任,深入探究如何实现行业效益的持续化,怎样促进整个行业有条不紊地前行,这与我们每一位从业者都息息相关。
第二个方面是危与机——新形势下的冷思考:虽然已退休离岗,但我时刻关注着行业动态,尤其业主委员会的运作以及业主维权事宜,就我目前居住的小区来说,相关事务处理得颇为得当。以前,业主自治在业内常被视作洪水猛兽,可如今局势已然发生根本性逆转。业主委员会能够随时对物业管理的经营规划、人员编排、资金流向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核查,这直接致使物业企业的管理职能被弱化,项目人员精简,运营成本降低,收益也随之减少。另外,伴随专业管理模式走向垂直化与扁平化,业主委员会有权直接面向专业公司招标,物业企业的角色也从主导管理过渡为侧重监督。鉴于业主委员会监督效能的持续提升,未来物业企业的监督管理模式有可能演变为以“职业经理人”个人受托管理为主流,站在业主自治的长远视角审视,这极有可能发展成一种定势。
另外,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普及,让物业管理操作变得更为直接、便捷,物业管理工作已无所谓的专业与非专业之分。未来以来,“回到原点”却又不在原点!希望在座的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物业人须调整心态,振作精神,也希望物业管理能在全新的行业态势下站稳根基、稳健发展。

图片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